管理與服務
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在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,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,但是,與此同時,城鄉差距、資源分配不均、醫療、食品安全等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也日益凸顯。民生無小事,要切實解決民生問題,就要改變過去以行政管理為主的觀念,加強社會管理,創新社會服務。
加強社會管理是創新社會服務的前提。政府開展社會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,進而實現規范社會秩序,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目的。因此,要理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,通過加強社會管理,達到創新社會服務。
優化創新社會服務是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。社會服務的創新,有助于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,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基礎作用,提高工作效率,令民眾認識服務創新帶來的實惠,從而加強社會管理工作。
管理與服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,兩者是辯證統一的。在社會管理過程中,政府要把兩者統一起來,才能真正解決日益凸顯的矛盾糾紛。我們從以下四方面采取措施。
建立社會管理考核制度,完善行政監督,獎優罰劣。通過暗訪、測評、群眾參與、網絡、媒體等方式考核政府管理工作,督促政府履行職能,并通過獎優罰劣的方式調動各部門的積極主動性。完善考核制度進行有效的行政監督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保障。
拓寬信息反饋渠道,并引導群眾積極參政議政。一方面,政府要堅持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的管理理念。開通電話、網絡信息管理體統等多種渠道及時了解民意、知悉問題。另一方面,讓更多的群眾參與政府決策,聆聽群眾的聲音,深入了解社會基層問題,獲取更多的意見和建議。民聲民意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關鍵。
建立服務型政府,還要整合資源,下放實權,明確責權,使各部門之間各司其職。杜絕“有利爭著管,無利都不管”的現象;引導扶持社會民間組織,對其進行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,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等等。
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,不積小流無以成江?!苯⒎招驼辉谝怀幌?,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,處理好服務和管理的關系,使二者有機結合,創新社會管理新的體制模式,一定能夠盡快實現服務型政府的建立,推動和諧社會的進一步發展!
首段開門見山,直接提出問題,恰到好處地引出要論述的問題。
議論部分,通過分析“管理”與“服務”的關系,得出管理與服務是相輔相成的整體,是辯證統一的。
措施能標項撮要,內容結合原材料進行闡述,且措施有可行性。
結尾呼應開頭,再次強調中心,結構完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