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我國自然災害事故災害頻發,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造造成了許多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。2008年春季一場大范圍的雪災橫掃半個中國,許多群眾在災區生活困難,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。因此,提高我國社會救助水平刻不容緩。
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是為了保民生,維穩定,促和諧。從宏觀角度上看,社會救助水平的提高可以穩定經濟社會的發展,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;從微觀上看,社會救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,增強人民的滿足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??梢娞岣呱鐣戎綄ξ覈姆€定和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。而要想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就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:
要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的聯動機制是前提。“情為民所系,利為民所謀。”一個好的國家,一個好的政府,一定是為人民著想的國家和政府。建立聯動機制,有利于政府在面對災情時調動各方力量,積極投入社會救助的工作中來。2008年的雪災災情中,我們可以看到以政府為主導的社會各界聯動,上至企業慈善機構,下至義工志愿者,都在政府的主導下伸出援手,為冰雪救災提供了不容忽視的力量。所以,以政府為主導的聯動機制是不可或缺的先提條件,只有建立好聯動機制,才能更好地進行救援工作,提高社會救助水平。
要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是保障。“法者,天下之公器也。” 法律法規的制定,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人民謀福祉,也是社會救助的過程中最有力的依據。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是維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一環,是社會穩定的基石。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,能使得社會救助工作更加規范化、法制化、制度化,提高困難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因此,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,保障社會救助工作的正常平穩運行不可忽視。
要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加強對義工的培養是關鍵。“功以才成,業由才廣。”社會救助水平的提升,必然需要加強對義工的培養培訓。義工是社會救助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社會救助工作中,提升義工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尤為關鍵。只有加強了對義工的培養,我國的社會救助工作才能從根本上更進一步,更近民心,才能真正的提升社會救助水平。
此外,提高社會救助水平還需要加強對慈善機構的監管。“物必先腐,而后蟲生。”慈善機構如果監管不力,就會給社會救助工作造成不利影響,影響人民群眾對社會救助工作的信任感,增大社會救助工作的難度,影響社會救助水平的提升。由此可見,對慈善機構的監管必不可少。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的聯動機制,制定相關法律法規,加強對義工的培養,加強對慈善機構的監管,如此多措并舉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,維持社會穩定和諧,幫助經濟社會向前發展。提高社會救助水平,一定能使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偉大強國的路途上更進一步!